改造前
湖滨南路市中心血站附近,高压铁塔不仅挡道,也影响景观
改造后
高压铁塔被拆除后,整个环境一下子优美多了
红色的自行车道、会吸水的人行道、已经缆化入地的电线、能当座椅的花池……随着提升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近段时间,湖滨南路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功能更加强大。记者从市政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湖滨南路地下管线改造已经大部分完成,架空的电力、通信缆线已经缆化入地,沿线80余座高压铁塔全部拆除,预计到本月底,机动车辅道、人行道将全部恢复正常通行。金尚路、莲前路、嘉禾路等11条提升改造的主干道,管线改造工程将在本月底下月初基本完成。
做减法
拆除高压铁塔 腾出更多空间
21日一早,家住湖滨南路的郭先生就发现,路边高压铁塔不见了,视野开阔了不少。市政集团下属的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项目负责人郭荣泉告诉记者,从18日深夜开始,湖滨南路沿线高压铁塔拆除工作全面启动,21日清晨5时许全部拆完,一共拆除80余座。这些高压铁塔大多有二三十年历史,上面架着高压电线、通信缆线等,其中,高压电线叠加总长达到40公里,就像“空中蜘蛛网”。
高压铁塔没了,供电怎么办?原来,在高压铁塔拆除前,架空的电线都埋入了地下管沟,管沟就在现在的人行道下面。这样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道路,腾出更多的路面空间,更重要的是,埋入地下的电线不用再被风吹雨打,供电网抵御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全面提高,道路沿线的供电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
据悉,多条主干道的架空电线也将缆化入地,如金尚路、莲前路、湖滨西路、市府大道、湖滨中路、仙岳路等。
做加法
增加休闲座椅 体现人文关怀
22日下午,雨过天晴,市民郑阿姨用婴儿车推着小孙子外出散步,走累了就坐在湖滨南路人行道边上的石凳上休息。这条石凳,既是绿化花池,也是休闲座椅。据介绍,湖滨南路一共有十多处这样的休闲空间,都是这次道路提升改造过程中新增的。
“道路提升改造,根本上是为了给市民带来便利,所以,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在一些细节上也要重视人文关怀。”郭荣泉说。
此外,湖滨南路也增加了自行车道,材质分别有红色透水混凝土和黑色透水沥青,目前,湖滨南路(湖滨中路-白鹭洲段)的自行车道已经铺设完毕。
做乘法
融入“海绵”理念 铺设透水砖
22日,湖滨南路也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记者从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了解到,湖滨南路未发生明显的积水情况。这背后,新铺设的透水砖有一定功劳。
此次湖滨南路提升改造融入了现代化的“海绵城市”理念,人行道全部铺上环保透水砖,不仅修复了原来坑坑洼洼的路面,而且还具有吸纳雨水的功能,削减下大雨时的洪峰流量,避免全部排入下水道。它还能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帮助人行道植物更好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