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前 灾后的白鹭洲公园,到处是倒伏的树木。
恢复后 经过整理后,白鹭洲公园恢复美丽容颜,仍是市民休闲的好地方。
出动大型机械扶正树木。
绿化垃圾被收纳在三大堆场。
市政人在环岛路清理树木。
专业人员给树木进行防腐处理。
市政集团志愿者扶正树木。
从曾经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到台风过境后的树木倒伏、满目疮痍,再到今天的树木重生、整洁有序,这就是我们的厦门,这就是“厦门速度”。近日,一组抗御台风“莫兰蒂”的前后对比照片刷爆网络,为世人所惊叹。事实上,在“厦门速度”的背后,离不开“厦门力量”的支撑。作为与百姓生活、城市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大型国有企业,厦门市政集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依托“大市政”的平台,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尽显“铁军”本色,“市政力量”成为“厦门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日来,市政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吃苦精神,参与疏通了城市的“主动脉”、擦亮了城市的“会客厅”、抢救了数万株倒伏树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还将参与修复、扮靓中国最美马拉松赛道——环岛路……在绿化抢险、恢复方面,随处可见市政人的身影。
本版文/本报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黄茜 丁俊灵 朱藤藤 苏泽鹏 许旻宁
本版图/市政集团提供
抢救树木
与时间赛跑
四天扶正上万株树木
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行动,抢救的对象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行道树。狂风过后,数十万株行道树倒伏,其中不少还是生长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大树,脱离了土壤,它们失去了养分的来源,奄奄一息,令不少市民心疼。在城区主干道路抢通后,树木的扶正工作刻不容缓,时间每流逝一点,树木的存活率也随之降低。
9月19日22时,市里把15条市管主干道边侧绿地树木扶正任务交给了市政集团。根据要求,需要在4天内扶正上万株树木,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但在困难面前,“市政铁军”毫无怨言,勇担重任。
9月20日凌晨,美湖路25号一间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市政集团的两家重要成员单位——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与市政工程公司联合召开紧急动员部署大会,讨论市管15条道路边侧绿地乔木扶正项目的任务安排。会后,立即展开行动。
在这次救树过程中,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人员陈明权、陈伟阳、章海滨、刘桂君负责的金尚路倒树量大,而且大部分距道路较远,救援难度大,4人日夜不停地在现场指挥调度,终于按时顺利完成任务;林伟庆负责的市府大道、人民会堂周边的重要节点,在交通流量大、操作面小的情况下,也按期完成了救树扶正工作;刘颖在其负责的莲前东路、莲前西路、厦禾路,几乎每天都要通宵值守调度,最终顺利完成任务——他们的皮肤被烈日所灼伤,却不喊疼,他们的嗓子哑了,仍然坚守。
市政工程公司同样举全司之力救树。作为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资质的企业,这家公司的绿化救灾队伍不仅能突击、能攻坚、能打硬仗,还很专业。他们深知,树木扶植工作并不是把树扶起来就行了,还要有一套完整的扶正工艺流程,包括树木修剪整形、修剪根系、切口涂防腐剂、浇灌定根水等,以提高树木的扶植成活率。连日来,奔赴15条市管主干道的16支绿化救灾队伍轮班通宵作业。现场总指挥徐连财白天要在一线调配班组和机械人员,晚上要开会及时处理问题,并时刻通过微信群关注各现场的施工情况。在他的指挥和带动下,市政工程公司建设分公司邱俊耀、曾伟鸣、周莹锋、尤阳、康少炜、张志昭、高元升等精锐力量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为此次绿化抢险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4天内,两家公司共计投入人员4145人、吊车122部、挖机100部、运输车辆174部,圆满完成了15条市管主干道上万株树木的扶正任务。
市政集团成员单位百城公司仅用10小时便恢复了厦沙高速(厦门段)的正常运转,随后立即投入到高速公路沿线绿化苗木抢救工作中,从9月15日至23日,累计抢救苗木1万余株,其间,有许多抢险人员吃在工地、睡在服务区。负责现场指挥高速公路抢险工作的刘佑伟更是在父亲病重住院的情况下坚守一线,没有离开工地一步。翔安南路紧邻台风中心登陆点,道路沿线 10千伏高压铁塔大部分倾倒,受灾十分严重,百城公司9月15日6时就投入翔安南路救灾,林连海、傅盛、史德立等同志夜以继日投入翔安南路救灾及绿化抢救工作,仅用12小时就打通道路主线交通,5天完成道路沿线约1.5万株苗木的抢救工作。百城公司海沧建管部仅用2小时就组织起一支由6台机械、240人组成的突击队,灾后第一时间投入环岛路、莲前西路绿化抢救、道路清理工作。在灾后一周时间里,百城公司共派出抢险人员5000余人次、各类机械设备及清运车辆1000余台次,参与岛内外各主干道、公园抢险,扶植树木约6万株。
清理公园
举集团之力
擦亮“城市会客厅”
9月24日傍晚,白鹭洲公园。一轮金黄色的夕阳,把人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成群的老人在广场上打着太极拳,动作舒缓而优美;孩童们抱着皮球,在草坪上追逐嬉戏,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三五个年轻人绕着公园跑步,汗水湿透了运动衫。如果不是绿化树木变成了“光杆司令”,我们很难看出,眼前温馨而美丽的白鹭洲公园在不久前曾遭受台风的重创。
时间退回到9月15日,当时台风过境,狂风骤雨,白鹭洲公园一片狼藉,遍地都是倒伏的树木,道路被阻塞,园内设施、设备损失惨重。
台风无情,市政有爱。白鹭洲公园的灾情牵动着市政集团全体成员的心。市政集团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赴现场,指挥部署救灾重建工作,并依托“大市政”的平台,在集团内统一调度资源,会集党员、志愿者等1863人次,出动大型运输车辆和装载机、轮式挖掘机等机械设备,陆续赶至白鹭洲公园帮助灾后恢复,充分体现了市政集团大家庭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
白鹭洲公园灾后恢复工作也得到了市市政园林局的大力支持与关心,该局第一时间派来了52名油锯手支援。白鹭洲公园全体管理人员自觉放弃休假,连同绿化工、水电工、保安员等共计130人,连续奋战在灾后重建的第一现场。
绿化残枝被清运走了,公园道路恢复了畅通;倒伏的大树被扶正起来了,根系重新扎入土壤获得新生:受损的路灯又亮起来了……市政人付出的汗水,有了甜美的回报,被誉为“城市会客厅”的白鹭洲公园,渐渐恢复了美丽的容颜。
与白鹭洲公园隔湖相望、同属于市政集团管理的海湾公园也在这次台风中遭受了自建园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破坏。灾情发生后,在集团的部署下,公园积极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员工不怕苦不怕累,通宵作战,并得到市市政园林局、市政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还有民间组织的倾力相助。海湾公园在灾后第8天就基本完成了园区内的绿地植被、供水供电、基础设施等的恢复工作,成为灾后厦门最早具备开园条件的公园之一,得到了许多市民和游客的点赞。
【链接】
科学管理堆场:
每天进出
5500辆车
65万株倒伏树木产生了大量的残枝败叶,为了收纳这些绿化垃圾,我市特地启用了三大堆场,分别是黄厝堆场、五通堆场、机场北堆场。仅这三大堆场,6天内收纳的绿化垃圾量就达到2.7万多车,比去年一整年还多1万多车,堆场的管理难度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这三大堆场的管理重任落到市政集团肩上。市政集团科学调度,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负责管理机场北堆场,市政工程公司负责管理黄厝堆场和五通堆场。在堆场管理中,涌现出陈蔚、陈辉、张清阳、郭海华、张健等突出人物,他们日夜轮班、坚守岗位,平均每天保障5500多辆车安全进出,同时确保了堆场未发生火灾等事故。
作为绿化垃圾集中的“大后方”,堆场实现了有序安全的管理,一定程度上为我市灾后重建工作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接下来,这些绿化垃圾将被制成生态肥料。
重新扮靓环岛路:
一天清理
6.4公里路段
为重现环岛路美景,我市启动了环岛路绿化景观抢险救灾重建工程,由六大国企和市公路局分别承担。其中,市政集团负责环岛路五缘大桥-高崎机场北侧段。
9月22日,市政集团成员单位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组织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公司和中铁海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24家施工单位调配机械设备,并组织约1603人次,开展环岛路五缘大桥-高崎机场北侧段的绿化景观重修工作,全长6.4公里。一天内,共清理树枝杂物、整理场地约8.4万平方米,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此外,完成树木扶正、修剪和挖除2650棵。这也意味着第一阶段的第一步工作全部完成。
9月23日,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还组织220人集中机场路段,对重建区域进行精细化修整,为下一步地形营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五缘湾桥头区域种植了30株华棕及8株小叶榄仁,并进行了支撑及养护。(转载: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