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集团-凯时kb88官方

厦门市政工程公司 冲锋在前 担纲恢复重建突击队

抗御“莫兰蒂”,公司全员出动,奔赴一线,昼夜作业,为抢险救灾“厦门速度”做贡献

时间:2016-09-30 编辑:厦门网

市政工程公司组织职工到白鹭洲公园义务清障。

市政工程公司员工在堆场彻夜指挥、管理。

绿化救灾队员给刚扶植好的树木浇水。

市政工程公司维修工宋达龙在白鹭洲公园清理时不顾疲劳,奋勇当先。

市政工程公司出动大型机械清理受损树木。

市政工程公司灾后第一时间对莲前东路展开交通清障作业。

市政工程公司员工合力扶正倒伏的大树。

        厦门市政工程公司,这家成立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初年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一直以来就是特区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多年来,在各种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房屋建筑及土石方工程中,他们用过硬的施工质量锻出优秀的品牌,用专业的技术水平垒起政府和市民良好的口碑。而当“莫兰蒂”台风灾害袭来时,这家国有企业又义无反顾地扮演起抢险救灾冲锋队的角色。打通城市主次干道,扶正大树恢复绿化,坚守堆场调度管理……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哪里有困难就杀向哪里。从9月15日以来,公司全员出动,奔赴一线,昼夜作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抗灾抢险的“厦门速度”贡献力量,完美地诠释了“敢于攻坚、勇于拼搏、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企业精神。

  本版文/本报记者 殷磊

  通讯员 吴莹莹 丁俊灵 朱藤藤

  本版图/厦门市政工程公司提供

  【企业名片】

  厦门市政工程公司成立于1981年元月,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一级总承包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城市道路、桥梁、管道及污水处理厂等各种类型的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房屋建筑及土石方工程施工。公司拥有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300多人,拥有总资产约17亿元,固定资产约1亿元,同时拥有技术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近300台套,总功率1.8万千瓦,其中80%设备技术装备达世界先进水平,主要设备均从国外进口,微机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未雨绸缪 布局救灾基地

  今年7月的一个周六,第1号台风“尼伯特”影响过后,厦门市政工程公司总经理陈有雄召集企业相关负责人,开了一场特殊的茶话会。会议的议题就是,如果厦门也遭遇了台风袭击,出现了像闽清、永泰那样严重的灾情,公司应当如何应对,又该怎样履行社会责任。这场头脑风暴形成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机制。这些措施和机制没有停留在纸面,而是演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公司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展开了多项工作。其中一项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在全市各区布局抢险救灾基地。公司对内部资源进行了重新调配,同时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经过精心筹划和部署,岛外4个区各设置了一个基地,岛内则设置了3个基地。正是这7个未雨绸缪的基地,在抗御“莫兰蒂”台风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9月14日,全市启动防台风一级应急响应,正在龙岩参与项目投标工作的陈有雄赶回厦门,召集公司相关管理人员,组成了应急指挥中心,彻夜未眠,针对台风展开紧急部署。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一步为分布各处的7个基地紧急调配抢险救灾设备、机械工具,安排抢险救灾人员。

  全体动员、备战台风的集结号吹响了,一项项指令下达到各个子公司、部门,一条条具体的措施落实到了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公司各级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兵分多路带队前往一线工地落实各项防台风工作,指示在建工地停止作业,同时指导一线人员安全撤离,并要求各项目相关人员全面进入备战状态,确保做到在台风登陆期间各主要岗位均有人坐镇指挥。

  9月14日下午,台风还在海上逡巡,市政工程公司的抢险救灾物资、设备都已调配到位,各路抢险救灾人员也都已集结待命,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道路清障 打通交通动脉

  台风过境,大街小巷布满断木残枝,城市交通基本中断。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恢复重建,交通的顺畅都是基本条件。一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市政铁军”灾后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交通清障的攻坚战中。

  15日清晨6时许,风雨未息,总经理陈有雄接到了第一通救援通知电话。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市政工程公司立即组织力量对莲前东路实施清障作业,打通城市交通动脉。在公司的紧急指令下,第一支抢险救援队伍从岛内的寨上基地出发奔赴一线。这支队伍有30余名专业工人,配备了10辆自卸汽车、两部大型装载机以及各种清障机械设备。

  市政集团、市政园林局、集美区政府、湖里区政府……四面八方的道路清障救援通知接踵而至。

  灾情就是命令。公司第一时间成立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制订详细的抢险与重建方案,立即协调调度,组织应急抢险队火速赶往救灾一线。

  在公司统筹协调下,一支支早已集结待命的队伍冲向最急难险重的地区。

  这是争分夺秒的博弈,这是刻不容缓的战斗。

  在卡车与装载机等设备的协助下,救援人员默契配合,自动形成流水线,将大量倾倒的树木、垃圾铲除、清运。没有人抱怨退缩,没有人喊累叫苦。身上越来越脏,道路却越来越干净。

  9时30分,白鹭洲路至鹭江道段清障完毕;

  15时49分,莲前东路瑞景新村至前埔路段清理完毕;

  18时09分,莲东路段主车道8车道全面完成清障作业,恢复畅通;

  22时39分,集美北大道完成清理工作……

  应急抢险队的成员不眠不休作业,在很短的时间内,抢通了一条条交通大动脉,为“厦门速度”下了一个个漂亮的注脚。

  17日傍晚,陈有雄总经理接到市市政园林局布置的紧急任务,要对市政府周边道路展开夜间清障作业,以市政府为中心向两侧清障,确保道路畅通。已经连续作战数十个小时的王瑞波,接到命令后立即协调了6辆工具车,率领抢险救灾队员,赶赴湖滨北路。厦门市政工程公司陆续投入了5个分队100多人,调配了装载机、自卸车、农用车、轮式挖掘机等大型设备82台次到这场战斗中。经过一刻不歇的奋战,第二天上午8时,市政府周边道路恢复了畅通,公司又一次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重任。

  扶植绿树 恢复绿化景观

  灾后重建工作中,市政工程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吃苦精神,擦亮了城市的“会客厅”、抢救了近万株倒伏树木,还参与修复、扮靓厦门的烫金名片——环岛路……在绿化抢险、恢复方面,随处可见市政人的身影。

  “莫兰蒂”造成全市65万棵树木倒伏,其中15条市级主干道边侧绿地倒伏树木数以万计。19日夜里,市政工程公司接到了政府部门的指令,要求在5天内全力扶正这些倒伏树木,恢复绿化。

  20日晚10点,公司召集人员开会至凌晨2点多,全面动员,调配各类施工资源,组织各个班组对人员、设备、材料、工具、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清点。16支绿化救灾队伍的数百名管理人员和绿化工人分头奔赴作业现场。一场挽救美丽厦门的行动全面铺开了。

  修剪整形、修剪根系、切口涂抹防腐剂、深挖树穴、扶正、定植、围堰、浇灌定根水、支撑、现场枝叶清理……市政工程公司的绿化救灾队伍不仅能突击、能攻坚、能打硬仗,还有一般队伍不具备的专业性,他们首先对所有倒伏树木进行拍照、登记入册,然后在扶正大树中不折不扣地实施一套完整的扶正工艺流程,严格落实扶正技术要点,不仅快速而且高质量地完成了扶正作业。为了更好地提高树木的扶植成活率,绿化救灾人员还跟进每株树木的后续生长情况。

  工作体量大,救援难度高,工作环境恶劣,作业空间有限,这些都没有能够阻挡市政工程公司员工救树的决心。经过昼夜不停地连续作战,一株株大树重新伫立在路旁。仅用了3天半,就完成了全部倒树扶正工作,比政府部门的要求提前了一天半。

  28日,台风“鲇鱼”登陆,厦门风雨交加。经巡查,15条主干道的乔木支撑情况良好,未出现二次倒伏。

  白鹭洲公园是国家重点公园,是厦门的“城市客厅”也是广大市民投票推选确定的“城市原点”。公园在“莫兰蒂”台风登陆后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市政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文耀带领115名员工,从17日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公园的灾后清理和恢复重建中去。

  市政工程公司累计投入了100多台次自卸车、30多台次装载机,清运树枝杂物800余车。员工们舒展的双手中,满是破了的血泡;裸露在外的皮肤晒得通红;手臂、腿脚上,随处可见刮伤的痕迹;汗珠顺着鬓角、刘海不停滴落……辛苦的付出有了甜美的回报,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满目疮痍的公园变得越来越整洁有序,正在恢复原来美丽的容颜。

  环岛路是厦门最重要的城市景观道路,是有口皆碑的城市烫金名片。“莫兰蒂”台风对环岛路的绿化景观造成了重大破坏。为重现环岛路美景,我市启动了环岛路抢险救灾重建工程。厦门市政工程公司负责工程中五缘大桥至高崎机场段的建设重任,总长6.4公里,涉及绿化面积8.4万平方米。

  接到这个紧急任务后,公司立即召开部署会,按照“恢复+超越”的要求,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高效队伍,全力实现“绿化一次修复、景观同步提升”的目标。工程快速推进,截至29日,已累计种植小叶榄仁、盆架子325株(约占54%),累计开挖树穴345个(约占总数58%),累计约回填种植土13000立方(约占35%),累计完成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约占40%)。完成种植后恢复面积约37000平,约占总面积的43%。

  管理堆场

  稳定绿化垃圾“大后方”

  65万株倒伏树木产生了大量的残枝败叶,为了收纳这些绿化垃圾,我市专门启用了两大堆场,分别是黄厝堆场和五通堆场。仅这两堆场,6天内收纳的绿化垃圾量就达到2.7万多车,比去年一整年产生的绿化垃圾还多1万多车,堆场的管理难度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厦门市政工程公司从17日晚接管黄厝堆场,18日晚接管五通堆场。公司组织精兵强将,对堆场展开有力管理,确保了堆场运行的高效、有序和安全,稳定了绿化垃圾集中的“大后方”,为我市灾后重建工作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为确保清运车辆的快速周转,公司特别成立了堆场保障管理小组及夜间值班小组,建立堆场管理微信群,每个堆场1名负责人带队,2名管理人员组织协调,及时对现场进行指挥疏导。管理人员还合理规划场地,保证以最少的空间堆放最大容量的树枝;他们昼夜不歇地指挥堆场交通,安排交通疏导员在路口盯守,确保场地内的车辆能够有秩序地快速通行;市政工程公司的管理人员还合理调配机械,充分利用夜间运输车辆相对较少的时机,合理安排机械作业,尽可能节约成本。

  截至9月29日,厦门市政工程公司在黄厝、五通堆场累计投入1184台次装载机,250台次轮式挖掘机,1104台次履带式挖机,现场管理人员及工人300多人次 ,黄厝堆场平均每天保障2000多辆运输车辆的出入,最高峰4000多辆运输车辆出入;五通堆场平均每天保障1500多辆运输车辆的出入,最高峰3000多辆运输车辆出入。

  【感人事迹】

  坚守岗位 履职尽责

  从15日以来,公司总经理陈有雄连续一周多每天工作20个小时,奔波在公司负责的各个救援现场,统筹调配设备、人员、物资,协调解决问题。而就在这段时间,他远在湖南老家的83岁老母亲重病住进了医院,他的儿子要远赴上海就读大学。他都无暇顾及,只能把对亲人的爱埋在心里,咬着牙挺在一线,全力推进各项作业进展,充分展现了一位优秀党员干部在危难来临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的奉献精神。

  忘我奋战 全力调度

  灾后,上官庆琼作为公司应急抢险副总调度,负责组织调度分公司人员、作业人员、作业机械等工作。从14日夜间起至23日连续10天没有回家,昼夜指挥调度,每天平均休息不到4个小时,一天要接打500多通调度电话。他先后调度了抢险救灾人员数千人次,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设备1000多台次。正是他忘我的工作,确保了各条道路高效抢通,倒伏树木快速扶正,绿化堆场有序安全运行。(转载:厦门网)

网站地图